工業4.0+智慧工廠
[騰訊新聞]智能工廠是一個柔性系統,能夠自行優化整個網絡的表現,自行適應并實時或近實時學習新的環境條件,并自動運行整個生產流程。
制造系統的新前沿
制造流程的互聯互通已非新鮮事物。然而,第四次工業變革(工業4.0) 的興起以及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包括信息技術和運營技術--正使供應鏈轉型日益成為可能。但是,要充分實現數字化供應網絡的轉型,制造企業需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推動企業運作的眾多運營系統間橫向整合的能力,互聯制造系統間垂直整合的能力;以及整個價值鏈端到端、多覆蓋整合的能力。
智能工廠代為了從傳統自動化向完全互聯和柔性系統的“飛躍。這個系統能夠從互聯的運營和生產系統中源源不斷地獲取數據,從而了解并適應新的需求。真正的智能工廠能夠整合全系統內的物理資產、運營資產和人力資本,推動制造、維護、庫存跟蹤、通過數字孿生實現運營數字化以及整個制造網絡中其他類型的活動。
智能工廠的定義
一直以來,自動化在某種程度上始終是工廠的一部分,甚至高水平的自動化也非新生事物。然而,“自動化”一詞通常表示單一且單獨的任務或流程的執行。過去,機器自行“決策”的情況往往是以自動化為基礎的線性行為,如基于一套預定的規則打開閥門或開啟或關閉水泵。通過人工智能的應用,以及成熟度不斷深化的信息物理系統將實體機器與業務流程相結合,自動化日益覆蓋了通常由人類進行的復雜優化決策。
智能工廠真正強大之處,在于其根據企業不斷變化的需要發展和成長的能力。無論這些需要是客戶需求的轉變、進入新市場的擴張、新產品或服務的開發,還是預測性更強響應度更高的運行和維護方法、新流程或技術的引入,或是生產流程的準實時變化。智能工廠是一個柔性系統,能夠自行優化整個網絡的表現,自行適應并實時或近實時學習新的環境條件,并自動運行整個生產流程。
智能工廠的益處智能工廠建設與擴張決策應與企業的具體需求相契合。然而,通過建設智能工廠,企業可大致解決資產效率、質量、成本、安全以及可持續性等多層次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將帶來諸多益處,更終加快市場響應速度,擴大市場份額,提高效益率與產品質量,并穩定人才隊伍。
網絡安全互聯互通是智能工廠的本質特征。因此,相比傳統的生產設施,智能工廠面臨更大的網絡安全風險。智能工廠應將網絡風險納入整體架構設計考慮范圍內。在一個多覆蓋互聯的環境中,由于連接點眾多,網絡攻擊的影響范圍將會擴大,預防難度也會增加。通常只有在智能工廠規模擴大,互聯范圍擴展到工廠以外,覆蓋到供應商、客戶以及其他工廠之時,網絡安全風險才會增加。制造企業從一開始就應該將網絡安全視為智能工廠戰略的首要考慮因素之一。
智能工廠獲取的數據公開透明:通過實時數據可視化,將從流程與成品或半成品獲取的數據進行處理,并轉變為切實可行的洞見,從而協助人工以及自動化決策流程。透明化網絡還將進一步擴大對設備情況的認識,并通過基于角色的觀點、實時警告與通知以及實時追蹤與監控等手段,確保企業決策更加準確。智能工廠具備敏捷的靈活性,可快速適應進度以及產品變更,并將其影響降至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