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占元宇宙賽道主動權 多地政策加持為產業提供培育土壤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元宇宙是一片“新藍海”,隨著AR、VR、5G、人工智能、數字孿生以及區塊鏈等相關技術發展、產業融合,元宇宙的落地也將逐步實現。據普華永道預測,2030年元宇宙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美元。摩根士丹利也預計,未來元宇宙潛在市場規模將超8萬億美元。
??據不完全統計,2022上半年,元宇宙有關投融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球范圍內元宇宙相關投融資事件共205余件,總投融資規模超322億元,分別達到了2021年全年投融資總額、投融資總數的2.3倍和3.2倍。
??今年以來,國內的元宇宙相關產業獲多地政府政策支持,增強了上、中、下游產業鏈發展信心。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武漢、合肥、江西等地紛紛推出產業建設規劃,探索元宇宙產業聚集區,或并舉發展VR硬件、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或數字文化內容。
??北京通州區政府早在今年3月份印發了《關于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引領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打造一批元宇宙示范應用項目,支持一批元宇宙應用場景建設。為了搶占這個新領域的制高點,8月,由北京通州區等四部門聯合制定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以下簡稱《發展計劃》)應運而生。
??《發展計劃》的核心內容,就是北京副中心將定位為中國元宇宙之都,力爭在3年內將城市副中心打造為元宇宙應用示范區,培育、引進100家以上元宇宙生態鏈企業,落地建成30項以上“元宇宙+”典型應用場景項目,推動制定一批元宇宙相關標準。
??為著力強化新賽道布局,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更好助力上海國際數字之都建設,上海在今年7月發布《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帶動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超過15000億元、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突破5500億元。
??搶占新賽道主動權,杭州多個城區也開始布局“元宇宙行業賽”,余杭區和錢塘區甚至給出了最高1億元的項目資助。《杭州錢塘區元宇宙產業政策》、《杭州高新區(濱江)文化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發布,為元宇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牽引。
??不難發現,今年以來,超過20多個省市和地區以產業政策、政府工作報告、行動計劃等形式出臺支持政策,為元宇宙發展提供培育土壤,扶持相關產業落地。除了政策外,還需要強大的元宇宙相關技術支撐。
??像上海在《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的主要任務提到,聚焦空間計算、全息光場、五感提升、腦機接口等方向,突破人機交互瓶頸;加快微型有機發光顯示(Micro-OLED)、微型發光顯示(Micr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研發應用;加快發展虛擬現實終端,支持虛擬現實一體機、PC虛擬現實設備等技術升級等等。
??而北京《發展計劃》中要求,支持圖形引擎、仿真模型、先進計算、人機交互、新型顯示等元宇宙底層技術成果落地,聚焦支持相機陣列掃描、光場成像、動態三維重建等技術研究,強化視覺/光學捕捉、動作實時生成、3D實時渲染等技術攻關,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產學研用,開展元宇宙操作系統等底層技術研發。
??多地政策的指引下,為元宇宙產業發展提供培育土壤,元宇宙產業有望步入發展快車道。與此同時,元宇宙相關技術和終端產品制造企業要加強底層技術等創新研發,關鍵技術領域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成果等,以便更好地增強自身競爭力,并為元宇宙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