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的算力匹配最合適的應用?移動云迎難而上!
數字經濟國際競爭愈演愈烈,算力已成競爭新焦點,而網絡作為連接用戶、數據和算力的橋梁,重要性日益凸顯。“算網融合”發展,正當時。
算網建設按下“快進鍵”,三大層面提出更高要求
在東數西算等政策推動下,國內算力產業發展按下“快進鍵”,“東數西訓、東數西存、東視西渲”等越來越多業務需求的滿足,對算力和資源的高效調度、供給和需求的動態均衡提出更高要求。
基礎設施層,需構建東西協同的數據中心,形成“國家樞紐、省級節點、邊緣節點”在內的多層次算力體系,保障資源綠色、集約利用。算力調度層,算力服務價值的盤活,要求多云、云邊、云網的進一步協同,以及算力的精細化、場景化運營。算網優化層,則就傳送帶寬、可靠性和時延等指標提出更高要求。
迎難而上,移動云“戰略布局”意識超前
如何以技術創新攻堅克難是算力時代重要考題。坐擁骨干網絡、就近接入能力、大網安全能力的運營商,具備“答題”先天優勢。中國移動將算力網絡視作自身轉型發展的重要助推器,并“定了一個小目標”:深度融合云網邊端,開展新型網絡和算力、分布化、數智化等技術創新,打造一臺容量無限、一直在線、智能高效、即開即用的“超級計算機”。云計算作為其戰略性、基礎性業務,是這一目標實現的扛鼎角色。

以“東數西算”落地所面臨的問題來說,移動云“戰略布局”極具前瞻性。其一,完善“N+31+X”云資源池布局,實現云邊網全面協同。中心區域,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四大熱點地區加大投入,計劃新增資源占比提升至70%以上;省級區域,加速在寧夏、青海、西藏等西部省份建設算力節點,今年內實現資源池省份100%覆蓋;邊緣區域,大舉推進算力下沉,滿足1~20ms場景全覆蓋。同時,圍繞“低時延、大帶寬、云邊協同”需求,構建1(邊緣智能服務平臺)+ 2(邊緣智能云 、邊緣智能小站)產品布局,與中心云共同形成一朵分布式云,實現全域業務覆蓋。
其二,算力調度和服務方面,資源供給與用戶需求的多樣性(資源節點、資源歸屬、業務需求的多樣性)是算力網絡技術實施過程中的一大難題,移動云從算力度量、算力感知、算力編排等多維度合力攻克,通過打造新一代算網大腦,構建邁向云網邊端動態資源調度的算力網絡架構,提供以算力應用“SLA”為中心的智能算力調度體系。依托“算力的度量模型、算力的解構、泛在調度”等調度體系的核心功能,實現百萬節點算力協同,資源池算力跨域復用,移動云能快速響應“突發業務、重大活動推廣、業務潮汐”等重大客戶需求,讓用戶以最便宜的算力用上最合適的應用。

據悉,算網大腦含數據湖、基礎算網管理、人工智能引擎、算網統一編排、算網智能化五大核心構成,向下可拉通算網全領域資源,向上能支撐算網融合類全業務。依托算網大腦所強化的意圖解析能力、一體化編排能力、數字孿生能力、極簡自控制能力,移動云可面向金融、政府、教育等行業提供高可靠的一體化運營能力。
其三,深入關鍵技術研究,為算力網絡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包括基于區塊鏈解決多方數據可信的問題,提升算力服務可信交易能力;構建內生安全架構,形成算力網絡“自免疫能力”;打造云原生極致性能,加速應用與底層硬件解耦,建設彈性健壯的算力基礎設施;推進算力內核多樣化,實現異構算力的統一供給,從而推動算力服務向縱深發展。
算力網絡涉及多個技術領域,是對傳統行業的全方位“技術改造”,也是對產業現有商業模式的全新挑戰,將重構和升級產業價值鏈。其發展和相關應用的規模化落地,呼喚更多參與者攜手共創,激發數智鏈等要素的創新活力,最大程度降低門檻、讓算力資源服務化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