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互聯網的掘墓人
文/孟永輝
互聯網,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從線下帶入到了線上,現在,縱然是相隔千山萬水,只需要動動手指,就可以輕松地實現溝通、交流和生活。
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的元素業已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之而來的是,圍繞著互聯網這個核心的商業模式以及明星公司的出現。它們不僅刷新著商業的格局,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甚至還深度改變著世界經濟的重心。
時至今日,互聯網業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商業世界的主要成分,世界發展的主流。沒有互聯網,一切都將寸步難行。顯然,互聯網業已成為社會運行的基礎設施,如同我們經常會用到的水電煤一樣,貫穿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連接著我們的社會。
無論是在新生的科技行業,還是在老舊的傳統行業,隨處可見互聯網的影子。在線支付、在線購物、在線社交、在線醫療……都在成為人們生活的主體。如果我們要給現在的社會尋找“毛細血管”的話,那么,現在的互聯網,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毛細血管”。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如此重要的角色,現在卻正在遭遇著新一輪的困境和難題。
流量的見頂,資本的退潮,用戶需求的轉變都在為互聯網模式提出新的課題,新的發展方向。單純地借助傳統的互聯網模式,傳統的商業邏輯,顯然已經無法用戶的需求,時代的發展。我們需要借助新的技術、新的模式來為互聯網行業的破局尋找新的方向。
無論是諸多以“新”為主導的商業模式的出現,還是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的成熟,抑或是以數字貨幣、數字資產為代表的數字化浪潮的崛起,都在向我們展示著一個孕育著新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的新時代的來臨。
然而,這個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盡管人們想要去突破,去創新,但是,很多所謂的突破和創新都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到了互聯網的俗套里。
除了和新技術的尚未成熟,新模式的尚未完善有關之外,最為關鍵的一點在于,人們始終都沒有找到互聯網出現問題的真正原因。很多人將互聯網出現問題的原因歸結為資本的退潮,營銷方式的轉變,盡管這種說法有些道理,但是,如果僅僅只是將這些表層的原因歸結為互聯網未免有些太過簡單和武斷了。
在很多情況下,真正導致互聯網時代落幕的一個最為主要的原因是互聯網技術的落后以及由此帶來了互聯網式的商業模式的失敗。因此,想要改變現在的發展狀態,想要跳出互聯網式的發展怪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擁抱新技術,并且尋找有新技術衍生而來的新商業模式。
事實上,早在之前,人們就已經有過了很多的探索和實踐。無論是大數據、云計算,還是區塊鏈、人工智能,人們都經過了很多的嘗試和實踐,但是,這些嘗試和實踐基本上處于一種極其初級以及割裂的發展階段。
盡管這些技術相對于互聯網技術有了進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掉了互聯網技術的某些弊端,但是,如果僅僅將新技術看成是一個挑戰抑或是顛覆互聯網模式,互聯網生活方式的工具,而沒有將人們的生活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那么,所謂的新技術都僅僅只是互聯網的附庸而已,等到他們作為工具的角色被消耗殆盡,一切又將重新開始。
經過了人們在大數據、云計算,特別是區塊鏈、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領域的前期實踐和布局之后,人們對于新技術有了清晰的認識,他們開始放棄用新技術改造互聯網技術,繼而成為互聯網技術的附屬的做法,轉而用一種全新的概念來將這些新技術囊括進來。
元宇宙,便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誕生的。
根據現在主流的看法,人們將元宇宙看成是一個涵蓋了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以及VR/AR為代表的新技術的組合。當人們將元宇宙看成了這些新技術的組合之后,新技術便不再僅僅只是優化互聯網的工具,而是變成了挑戰互聯網,顛覆互聯網的存在。
同樣地,將這些新技術之間的聯通與融合開始變得有機與完善之后,元宇宙便開始真正成為一個整體,并且開始有望取代互聯網,成為下一個全新的風口。換句話說,元宇宙,也就成為了互聯網的掘墓人。
互聯網所造就的輝煌燦爛的時代以及由此所產生的深遠的影響,讓人們看到了元宇宙未來的樣子,于是,人們開始更多地寄希望于元宇宙,希望元宇宙也能夠和互聯網一樣成為新的風口,成為新的生活方式。
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科技行業,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元宇宙的陣營里。一場以元宇宙為主要代表的新發展熱潮由此拉開了序幕。
火爆的元宇宙,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特約評論員,行業研究專家,戰略咨詢顧問。長期專注行業研究,提供深度思考與硬核干貨。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