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日常保養作業
設備的日常保養是企業設備維護保養的基礎工作,是設備操作者每天工作的內容之一,己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職業行為。設備操作者必須嚴格按設備保養標準作業指導書,進行設備的日常保養作業。尤其是當前企業設備不斷地更新,高精度、高效率、自動化設備日趨增多,要確保設備正常的運行,更顯示出設備日常保養作業的重要性。
設備的日常保養作業是確保設備長期正常運行和減少突發故障的重要步驟。以下是設備日常保養作業的一般步驟和注意事項:
- 制定保養計劃:
- 制定設備日常保養計劃,明確保養周期和保養內容。
- 考慮設備類型、使用頻率和環境條件。
- 保養檢查:
- 在計劃的時間內,檢查設備的外部和內部狀態。
- 確保設備關機并斷電后進行檢查。
- 清潔和潤滑:
- 清潔設備的外表,包括去除塵土、污垢和雜物。
- 潤滑設備的移動部件,如軸承和鏈條,使用適當的潤滑劑。
- 緊固螺栓和連接:
- 檢查設備上的螺栓、螺母和連接件,確保它們緊固正確。
- 松動的螺栓可能導致設備故障或不安全操作。
- 更換易損件:
- 定期更換設備的易損件,如濾芯、刀片、密封圈等。
- 按照制造商的建議和維護手冊進行更換。
- 電氣系統檢查:
- 檢查電氣連接和線路,確保沒有裸露的電線或斷路。
- 檢查開關、插座和控制面板的正常運作。
- 液體和油液檢查:
- 檢查液體水平,如液壓油、冷卻劑和潤滑油。
- 補充或更換液體,確保在適當的水平。
- 校準和調整:
- 定期校準設備上的傳感器、儀表和控制系統。
- 調整參數以確保設備正常工作。
- 安全設備檢查:
- 檢查設備上的安全設備,如緊急停車按鈕、安全開關等。
- 確保它們能夠在需要時正常工作。
- 記錄保養信息:
- 記錄每次保養的日期、維護內容和維護人員。
- 創建保養記錄以跟蹤設備的保養歷史。
- 培訓操作人員:
- 培訓設備操作人員,教他們如何執行日常保養任務。
- 強調安全操作和保養的重要性。
- 定期檢查設備手冊:
- 查看設備制造商提供的維護手冊,遵循建議的保養程序。
- 定期檢查設備手冊以獲取維護建議。
設備的日常保養是設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延長設備的壽命、降低故障風險、提高設備性能,以及確保工作場所的安全性。這些保養作業應根據設備的類型和用途進行定制,并定期執行,以保持設備在最佳狀態。
一、機電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為了設備操作者的健康和幸福,必須嚴格遵守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同時,還要對設備實行精心維護保養,使設備處于良好的狀態,創設良好的工作環境,樹立自己的設備要自己保養的意識,才能用好管好設備,發揮設備的效能,為企業創造出經濟效益。
設備安全操作規程是根據設備使用、維護說明書和生產工藝要求制定,用來指導正確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設備的法規性文件。如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會發生設備故障,造成安全事故和人員傷亡,給家人和自己及別人帶來巨大的痛苦。因此,企業員工為了家人和自己的幸福,都必須嚴格遵守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1、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必須包括的內容如下:
(1)嚴格遵守設備技術性能和允許的極限參數,如最大負荷、壓力、溫度、電壓、電流等,嚴禁超性能及偏載過大使用設備。
(2)設備交接使用的規定,兩班或三班連續運轉的設備,崗位人員交接班時必須對設備運行狀況進行交接,內容包括設備運轉的異常情況,原有缺陷變化,運行參數的變化,故障及處理情況等。
(3)操作設備的步驟,包括操作前的檢查準備工作和操作順序。
(4)緊急情況處理的規定。
(5)設備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項。非本崗位操作人員未經批準不得操作本機,任何人不得隨意拆掉或放寬安全保護裝置等。
(6)設備的維護保養按企業制定的《設備保養標準作業書》的要求進行。如機械壓力機安全操作規程見表2-1。
表 機械壓力機安全操作規程
沖壓車間 | 文件編號:LZ/08-8-08 | ||
安全操作規程 | 修改:第0次 | ||
機械壓力機安全操作規程 一、目的 為了維護設備完好和安全使用,保證機械壓力機安全操作。 二、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所有型號規格的機械壓力機。 三、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應熟悉機械壓力機的結構、性能, 安全操作方法,經過培訓合格并取得操作許可方可操作。 2、操作者應按規定穿戴好勞動用品。 3、操作者應做好交接班工作,認真填寫及檢查交接班記錄。 4、開機前 檢查機械、電氣、液壓、氣路系統、水路系統及安全裝置是否正常完好。 5、機臺各油箱油位是否正常,自動潤滑是否正常,手動潤滑按潤滑圖表要求加注潤滑油,保證油量充足,潤滑狀況良好。 6、一切生產零部件及材料要堆放整齊,并按規定與機臺、電器控制箱及消防設施保持一定的距離。 7、模具安裝高度不低于滑塊最小閉合高度,也不得高于最大裝模高度。 8、安裝模具時,先固定上模、再固定下模,以上模校正下模,所有壓板螺釘均須緊固, 需要頂桿的模具須正確地安裝頂桿。 9、開機后,清除工作臺面及模具上雜物,試機空運轉2~3min,確認離合器、制動器是否安全可靠,操縱是否靈活及各部位是否正常及模具工作閉合高度是否正確后才能進行操作。 10、正確使用設備上的安全保護和操縱控制裝置不得任意拆動。 11、嚴禁超性能及偏載過大使用設備,嚴禁將料重疊沖壓。 12、沖剪時,不得使用變鈍的沖模。 13、在生產過程中,要精神集中,不準與他人閑談,兩人以上共同作業時,應特別注意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好,設備運轉過程中都不得將身體的任何部位放人相關危險區域內。 14、設備運行過程中,要密切注視機臺運轉部位和制動器的靈活性、可靠性,工模夾具有否不良現象,發現故障必須立即關掉本機臺設備電源,停機進行檢查或通知相關部門進行修理,找有關工作人員查出原因,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繼續使用。 15、移動工作臺開出前,應清理機臺前方地面,移動工作臺開出/開進時隨時觀察與之隨動的電纜線是否卡在滑輪槽中。 16、檢查模具或制件時,滑塊應回到上死點,安全栓應處于滑塊內正確位置。 17、工作結束后,將滑塊停止在上死點,先停主電機,等待1~2min后才能停潤滑,最后關掉電源、水源、氣源。 四、維護保養 1、清掃機床所有能清潔的地方,做到外表無雜物、無積塵、無油污、無黃袍。 2、其他內容嚴格按《設備保養標準作業書》的要求進行。 | |||
編制:張甲 | 審核:李乙 | 批準:陳丙 | 日期:**年**月 |
二、設備保養的作用和意義
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包括日常維護保養、定期保養和專業保養。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是企業員工人人參與的工作,是以設備操作員為主,設備維修員、設備點檢為輔而開展的全員設備維護工作。維護保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設備的運作情況、產品的質量及企業的生產效率。保養的作用:一是減少設備磨損,消除隱患、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二是使設備達到完好標準,提高和鞏固設備完好率,延長大修周期。保養的意義是有效地提高了企業設備的完好率,降低了設備事故率,延長了設備大修理周期,降低了設備大修理費用,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濟效果,并使設備操作者幸福生活。
三、機電設備保養的內容、方法和手段
1、設備保養的內容如下:
(1)日常保養。班前班后由操作工認真檢查設備,擦拭各個部位和加注潤滑油,使設備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安全。班中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給予排除,并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
日常保養有每班保養和每周保養,保養內容可歸納為八個字,即整齊、清潔、潤滑、安全。具體方法為:
整齊: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齊;安全防護用品齊全;線路管道要有條理、安全完整。
清潔:設備內外清潔干凈;各滑動面、絲桿、齒條、齒輪、手柄于輪等油垢、無損傷;各部位不漏油、漏水,設備周圍的切屑、雜物、臟物要清掃干凈。
潤滑:定時定量加油換油,油質符合要求,不斷油,無干摩現象,油壓正常,油路暢通;油標、油線、油刮保持清潔明亮。
安全: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設備結構,遵守操安全操作規程,不超負荷使用設備,合理使用,精心保養,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可靠,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安全無事故。
(2)定期保養。以操作工為主,維修工輔導,按計劃對設備進行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換或清洗泊線、油氈、濾油器,調整設備各部位配合間隙,緊固設備各個部位。
(3)專業保養。以維修工為主,列人設備的檢修計劃,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修理,更換或修復磨損件,清洗、換油,檢查修理電氣部分,局部恢復精度,滿足加工零件的最低要求。
2、實行設備保養,操作工必須對設備做到“三好”、“四會”的要求。
(1)“三好”的內容:
·管好。自覺遵守定人定機制度,憑操作證使用設備,不亂用別人的設備,管好工具、附件,不丟失損壞,放置整齊,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好用,線路、管道完整。
·用好。設備不帶病運轉,不超負荷使用,不大機小用、精機粗用;遵守操作規程和維護保養規程,細心愛護設備,防止事故發生。
·修好。按計劃檢修時間,停機修理,積極配合維修工,參加設備的專業保養工作和大、中修理后完工驗收試車工作。
(2)“四會”的內容:
·會使用。熟悉設備結構,掌握設備的技術性能和操作方法,懂得加工工藝,正確使用設備。
·會保養。正確地按潤滑圖表規定加油、換油,保持油路暢通,油線、油氈、濾油器清沽認真清掃,保持設備內外清潔,無油垢、無臟物、漆見本色鐵見光。按規定進行定期保養工作。
·會檢查。了解設備精度標準,會檢查與加工工藝有關的精度檢驗項目,并能進行適當調整;會檢查安全防護和保險裝置。
·會排除故障。能通過不正常的聲音、溫度和運轉情況,發現設備的異常狀況,并能判斷異常狀況的部位和原因,及時采取措施,排除故障;發生事故,參加分析,明確事故原因,吸取教訓,做出預防措施。
麒智設備管理系統,幫您實現企業設備管理數字化升級,讓設備管理工作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