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通過物聯網實現業務目標
盡管如此,回到調研機構最新的調查結果,很明顯,增加價值是目前物聯網解決方案在交付方面不太成功的地方。例如,實現這些目標的得分明顯低于實現降低成本的得分。這是這些解決方案向前發展的挑戰——它們如何適應?
行業專家對物聯網解決方案如何幫助企業實現整體業務目標進行了探討。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企業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他指出,“物聯網技術非常酷。但致力采用物聯網可能會導致投資回報率降低。如果物聯網合作伙伴專注于商業挑戰,他們將獲得新的投資回報率水平。”
以往的物聯網通常更多的是華而不實的項目,而不是真正用戶需要的物聯網。物聯網解決方案現在越來越成為業務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幫助企業實時監控和控制。因此,越來越需要將物聯網解決方案在項目目標方面實現的內容與業務的潛在挑戰(滿足關鍵業務目標的需求)保持一致。
而物聯網項目目標與業務目標的結合已經花了一段時間。

2020年與2023年的研究結果比較
在2020年初,研究機構衡量了使用物聯網項目的企業在采用物聯網項目的成功程度。當時,只有12%的企業認為自己的項目完全成功,30%的企業認為自己的項目獲得部分成功,還有58%的企業認為自己的項目基本上失敗或完全失敗。除此之外,成功與否的衡量標準往往與實際的業務目標無關——它往往是相當主觀的,而且往往不是實際測量的。許多項目也是概念驗證(POC),并不清楚它們應該實現什么。
如今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研究機構在2023年再次調查了物聯網項目的成功率,并且有了明顯的改善。在數量上提高了28%。然而,這也不全是好消息。雖然物聯網解決方案越來越多地滿足一些最初的業務目標,但關鍵的目標仍然被忽視。
物聯網(IoT)項目目標與業務目標的結合,在過去幾年中,確實經歷了從初步嘗試到逐漸深化的過程。下面是對2020年和2023年這兩個時間點在物聯網項目與業務目標結合方面的研究結果比較。
在2020年,物聯網項目與業務目標的結合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當時的研究顯示,只有12%的企業認為自己的物聯網項目完全成功,30%的企業認為項目部分成功,而高達58%的企業認為項目基本上失敗或完全失敗。這一數據反映出在物聯網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許多企業并沒有能夠將其與業務目標緊密地結合起來,導致項目的成功率不高。
此外,研究還發現,當時物聯網項目成功與否的衡量標準往往與實際的業務目標無關,而是相當主觀的,且往往不是基于實際測量的。許多物聯網項目也僅僅是概念驗證(POC),并沒有清晰地定義它們應該實現什么業務目標。
到了2023年,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企業對物聯網認識的加深,物聯網項目與業務目標的結合得到了顯著改善。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物聯網項目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嘗試,更是實現業務目標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2023年的研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 項目成功率提高:隨著企業對物聯網項目與業務目標結合的認識加深,項目的成功率得到了顯著提高。更多的企業能夠明確物聯網項目應該實現的業務目標,并將其作為項目成功的衡量標準。
- 衡量標準明確:與2020年相比,2023年企業在衡量物聯網項目是否成功時,更加注重與業務目標的結合。他們開始采用更加明確、客觀的衡量標準,如銷售額增長、客戶滿意度提升等,來評估物聯網項目的實際效果。
- 概念驗證減少:隨著企業對物聯網項目的認識加深,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物聯網項目從概念驗證階段過渡到實際應用階段。他們更加注重項目的實際效果和業務目標的達成情況,而不僅僅是技術的驗證。
- 產業鏈協同加強:在物聯網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參與者開始更加緊密地合作,共同推動物聯網項目與業務目標的結合。例如,感知設備供應商、芯片供應商、通信模組供應商等產業鏈上游企業開始更加注重與下游企業(如中間件及應用供應商、運營及服務提供商等)的合作,共同打造符合業務需求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綜上所述,從2020年到2023年,物聯網項目與業務目標的結合得到了顯著改善。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物聯網項目對于實現業務目標的重要性,并開始采取實際行動來推動二者的結合。未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企業認知的不斷提高,我們有理由相信物聯網項目與業務目標的結合將會越來越緊密。

迎合變化
物聯網解決方案專家、一家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首席執行官表示:“物聯網對很多企業來說都是新事物。從本地開發的基礎設施模式遷移到基于云的模式,他們必須適應不同的思維模式。他們希望確保自己不會失去對傳統基礎設施的投資,并致力開發新的物聯網項目。而他們的目標往往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關鍵是他們的業務目標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那么物聯網解決方案也必須支持這種情況。那么正在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物聯網M2M委員會(IMC)最近的一項調查給出了一個跡象。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企業將如何衡量物聯網部署的成功?在調查中提供了許多選擇,可以總結為三個類別:降低成本,增加價值或確保遵守法規。
這些本質上是部署物聯網解決方案的三個主要潛在原因。在這個特調查中,這個問題是一個與尚未部署的物聯網項目有關的前瞻性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與降低成本(43%)相比,人們對更高水平的附加值(52%)的期望更高。對于這個特定的樣本,對合規性問題的關注較少(只有4%)。
如果這項調查在4年前進行,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在通常情況下,初始物聯網部署將降低成本作為第一階段,因為這通常比增加新價值更快實現。如果需要快速的投資回報,通常可以通過降低初始成本來更快地實現。因此,成功的早期物聯網部署更傾向于節省成本,而不是增加新價值。與此相一致的是,幾年前的研究結果表明,降低部署物聯網成本的得分要比增加價值的得分高得多?,F在很多企業正處于轉型階段,通過使用物聯網增加新價值的業務目標現在具有更高的優先級。這并不奇怪——如果一家企業想要在市場中脫穎而出,那么幾乎總是需要以某種方式增加新的價值,并經常引入新的商業模式。
在這方面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如果物聯網部署的業務目標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那么幾乎可以肯定,這將需要伴隨著物聯網解決方案本身的變化。這可能是失敗的關鍵點。
增加物聯網新的價值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簡化物聯網部署和使用物聯網解決方案方面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推動力,而與此同時,這些解決方案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一旦部署,這些解決方案現在能滿足業務模式的變化嗎?
增加價值最常見的形式是創造新的收入,改善結果(例如更高的質量),獲得更高的客戶滿意度等。這樣的結果可能需要更多的計劃和操作上的改變來實現,特別是如果企業的商業模式被設想改變的話。這種數字化轉型通常是一個長期目標。
盡管如此,回到調研機構最新的調查結果,很明顯,增加價值是目前物聯網解決方案在交付方面不太成功的地方。例如,實現這些目標的得分明顯低于實現降低成本的得分。這是這些解決方案向前發展的挑戰——它們如何適應?
人們需要了解更多關于物聯網的技術研究以及用于提供新價值的技術,可以參閱《如何衡量物聯網的成功?》這份研究報告。該報告討論了本文所討論的問題之外的一系列關鍵問題,其中包括:
- 企業到目前為止取得了什么成就?
- 企業真正想從物聯網解決方案中得到什么?
- 物聯網的業務目標在多大程度上發生了變化?
- 最新的物聯網技術在實現這些方面能發揮什么作用?
- 當業務目標發生變化時,如何衡量物聯網的成功?
責任編輯:武曉燕 來源: 機房360
本文轉載自51CTO:51cto.com/article/760311.html,如涉嫌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