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改變五大行業
五個重要且通常被認為是保守的行業是制造業、建筑業、鐵路、汽車和醫療保健業。在過去幾年中,它們見證了物聯網 (IoT) 的日益普及。
這種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連網設備的更廣泛采用、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斷增長的網絡,以及直觀的軟件和應用程序。此外,物聯網設備、平臺、網絡和標準現在更受信任。醫療保健等行業采用率較高,而制造和汽車行業的研發則受到了影響。在這里,我們將探討信任和成熟度的融合如何加速物聯網采用。
醫療保健
據估計,到 2026 年,全球物聯網醫療設備市場將從 2021 年的 196 億英鎊增至 697 億英鎊,預測期內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28.9%。
主要驅動因素包括:
- 冠狀病毒大流行
- 政府對數字健康項目的必要支持
- 醫療保健服務智能設備的大幅增長
物聯網已被用于提高醫療保健服務的質量,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難以進行面對面問診的情況下。例如,簡單的嵌入式數字裝置正在降低醫療器械周圍的感染風險,而運動傳感器、貼片傳感器的精確度已經大大提高,可以跟蹤從心律到睡眠模式的一切。
我們來看看物聯網在醫療保健領域的一些創新應用,首先是Swift sensors,這是一家對疫苗進行遠程溫度監測的公司。醫療機構可以遠程監測新冠肺炎疫苗的儲存溫度,自動記錄數據,并在設備出現電源故障時快速響應。
Vitls的生命體征數據捕捉裝置可以讓患者佩戴一個輕薄的無線可穿戴裝置。該可穿戴裝置持續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例如心率、血壓和體溫。從患者那里獲取數據并通過相應的混合云服務器定期傳輸,而相應的醫生可以訪問該服務器。在緊急情況下,會觸發警報并發送提醒服務,以啟動適當的處置措施。該裝置極大地改善了對患者病情惡化的檢測,縮短了住院時間,并降低了治療成本。
Myia Health則是一個面向家庭醫療保健服務的企業平臺,它將臨床行動與患者結果聯系起來,為那些最需要護理的人提供幫助。當患者被確定為易受傷害或出院時,Myia 及其物聯網提供商 KORE 將為患者和臨床醫生部署相應的設備/軟件技術。
- 遠程患者監測:物聯網技術使得醫療機構可以從遠程位置持續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健康參數,有利于積極主動的保健干預和個性化的治療計劃。
- 智能可穿戴設備:物聯網驅動的可穿戴設備跟蹤和收集實時健康數據,為個人提供健康監測的同時,也為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提供了早期發現和預防護理的寶貴見解。
- 聯網醫療設備:物聯網與醫療設備的集成改善了數據收集、分析和互操作性,可以增強診斷、簡化工作流程并提高醫療保健服務的效率。
- 藥物管理:物聯網應用提供智能藥物跟蹤、提醒和分配系統,提高了服藥依從性,減少了處方管理中的錯誤。
- 提高運營效率:物聯網可優化醫療設施管理,包括資產跟蹤、遠程監控和工作流自動化,從而節省成本、改進資源分配和簡化運營。
- 預測性維護:物聯網傳感器監測醫療設備的性能,可以實現預測性維護,最大限度地減少停機時間,并確保關鍵醫療保健設備的高效運行。
制造業和工業4.0
Market Research Future 預測,到 2023 年底,全球工業物聯網 (IIoT) 平臺市場的價值將達到 5.561 億英鎊。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制造業受到供應鏈短缺和在家辦公的嚴重影響,這對研發產生了連鎖反應。因此,該行業沒有取得與醫療保健行業相同的進展。
在2022 年,我們預計將會看到更多制造商嘗試利用工業物聯網,以將整個設施作為“完全互聯”的工廠、倉庫和配送中心。
使用物聯網設備,制造商正在監測他們在網絡或移動應用程序中所有資產的實時信息。被跟蹤的資產包括生產流程中的車輛、產品和資源。
因此,您可以在從供應鏈到最終產品交付的所有制造階段跟蹤和優化資產。適當的資產監控能夠快速有效地識別對產品質量或上市時間有負面影響的問題。
- 提升生產效率與降低成本:物聯網技術通過引入自動化設備、傳感器、控制系統等,實現了生產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動化,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時,自動化生產減少了人為錯誤率,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 優化產品質量與一致性:物聯網技術能夠實時監測生產過程中的各項參數,確保生產環境的穩定性和可控性。通過大數據分析,企業可以精準掌握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指標,及時調整生產參數,優化生產流程,從而提升產品的質量和一致性。
- 實現生產過程的可追溯與可預測:物聯網技術為生產過程的可追溯性和可預測性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在生產線上部署傳感器和RFID標簽等設備,企業可以實時追蹤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流向,實現全程質量監控和追溯。同時,基于大數據分析,企業可以預測設備故障、優化生產計劃,避免生產延誤和停機。
- 推動制造業的智能化與綠色化:通過物聯網技術,企業可以實現生產設備的遠程監控和管理,提高生產線的智能化水平。同時,工業自動化還推動了制造業的綠色發展,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環境污染等方式,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制造業做出貢獻。
汽車
隨著駕駛員、汽車制造商、政府機構和第三方企業開始了解聯網汽車的相關性,物聯網汽車的應用數量一直在增加。
互聯功能將使用戶體驗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在車載數字助理的支持下,駕駛員和乘客最常用的服務將從設備無縫切換到車輛。
汽車物聯網市場預計將從 2015 年的 117.4 億英鎊增長到 2022 年的 612.9 億英鎊,預測期內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26.75%。各國政府不斷增加的遠程信息處理要求以及不斷演變的輔助和自動駕駛生態系統正在推動汽車物聯網市場。
將聯網汽車整合到智慧城市規劃中是未來的方向。汽車將收集有關其他道路使用者和道路狀況的數據;并充當WIFI熱點,創建動態網絡。共享數據將使城市當局能夠評估通勤時間、擁堵、充電站可用性和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并實施實時調整以緩解問題。
- 個性化駕駛體驗:物聯網技術允許汽車實時收集和處理大量數據,包括車速、油耗、引擎狀態等車輛信息,以及駕駛習慣、路線偏好等駕駛者信息。這樣汽車能夠學習并適應每位駕駛者的特定需求,制造商和服務提供商可以為駕駛者提供定制化服務。
- 增強車輛安全性:物聯網技術通過實時監控車輛的運行狀態,系統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問題,并通過預警機制減少事故的發生。此外,車載傳感器和外部數據源的結合使用,如天氣信息和交通狀況,可以為駕駛者提供更加準確的安全建議。
- 優化供應鏈管理:物聯網技術能夠實時監控生產環節中的每一個步驟,企業能夠更有效地追蹤物料的流動,預測并解決潛在的供應鏈中斷。此外,大數據分析還可以幫助企業優化庫存水平,減少過剩或缺貨情況的發生。
- 創新商業模式:物聯網和大數據應用的結合為汽車行業帶來了創新型商業模式的機會,如基于使用情況的計費模式(UBI)在保險行業中的應用,根據個人駕駛行為來調整保險費率,使得保險產品更加公平和個性化。車輛的實時數據共享也使得車輛共享成為可能,提高了車輛的使用效率。
建筑
預計到 2025 年,全球物聯網建筑收入將達到 71 億英鎊,高于 2019 年的 33 億英鎊。2019年至202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4.6%。
通過在建筑行業部署物聯網系統,公司可以在以下領域節省時間和成本:遠程支持和操作、設備維修、車隊管理、燃油節約以及BIM(建筑信息建模)。
包括高通公司和Zyter公司在內的公司正在合作預防工地事故。關于工人和建筑材料的實時物聯網設備數據流,將為 Zyter 儀表板提供建筑工地的整體視圖,該儀表板具有高達秒級的準確性。
這些信息一旦與最先進的數據可視化、分析和智能洞察相結合,就意味著建筑公司可以監控和解決事件、運營問題和事故。
此外,高級分析將使建筑公司能夠評估工人的生產效率和安全性,同時還可以深入了解與建筑工地管理相關的其他指標。
- 智能建筑設計與規劃:物聯網允許傳感器、設備、機械和資產嵌入連接和智能,建筑師可以直接在設計中內置集成傳感器、控制和自動化系統,從而創建智能建筑計劃。數字孿生技術通過創建與物理結構實時相連的建筑物的虛擬模型,進一步改進設計。
- 提高建筑安全性:在建設過程中,自動化無人機可以測量施工現場并繪制地理空間地圖,以便進行準確的規劃和進度跟蹤。設備、工具、車輛和材料都貼上傳感器的標簽,以監控實時使用情況,改善協調并優化供應鏈。物聯網設備還促進了現場的遠程監控,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區監控。
- 實現高效建筑管理:物聯網可以通過監控能源績效和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來幫助建筑企業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基于物聯網的建筑自動化還可以根據占用和使用數據實時調整供暖、通風和空調(HVAC)、照明和安全系統,以節省能源。同時,物聯網支持預測性維護,與響應式方法相比,可以減少代價高昂的停機時間。
鐵路
2017 年全球智能鐵路市場價值 89 億英鎊,預計到 2023 年將達到 204 億英鎊,在 2018-2023 年的預測期內,復合年增長率為 14.8%。
Network Rail 正在使用創新的光纖聲學傳感 (FOAS) 技術來提高鐵路的安全性和性能。目前約有 20,000 公里的光纖沿著英國的鐵路運行。光纖將通過數據融合創新來豐富,以增強其監控和“偵聽”能力。
部署 FOAS ,每隔幾米就會創建一個虛擬麥克風,以增強對鐵路資產狀況的遠程監控,同時還可以提供關鍵數據,以改善列車性能并減少對乘客的影響。
作為倫敦鐵路部門 (TfL) 交通運輸部 (TfL)的一部分,Docklands輕軌(DLR)使用物聯網來簡化乘客從進站到出站口的旅程。物聯網,特別是在電梯和自動扶梯中(理論上是整個網絡),可以記錄有關客流量、列車載客率,以及包括旋轉門、標牌、自動扶梯和電梯在內的設備磨損的實時信息。操作員和工程師可以預測問題并及時干預,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中斷。
在美國,違反危險品法規可能會使鐵路公司每天因違規行為而損失高達 55,568 英鎊,如果涉及死亡或受傷,則每天會增加至 111,136 英鎊。Aeris使用物聯網網絡跟蹤和監控軌道列車活動,從而減少違規行為。
- 提升數據分析應用水平:通過物聯網連接各個環節的設備和傳感器,鐵路系統能夠實時收集到大量的運行數據。基于這些數據,鐵路管理部門能夠進行更加精準的運行預測和智能決策,從而實現運輸效率的提升和資源的合理利用。
- 優化智能調度系統:物聯網技術使得鐵路系統中的各個車站、信號設備等都能夠實現互聯互通,信息能夠實時傳遞和共享。這將使得調度系統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能夠根據實時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調整,提高列車運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 增強安全管理:物聯網技術能夠實時監控鐵路系統各個環節的運行狀態,更好地檢測和預防潛在的安全隱患。同時,物聯網技術還能夠實現智能預警和故障預測,及時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提升乘客的出行安全感和信任度。
總結
隨著物聯網的不斷成熟,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實施水平的提高,工業應用將繼續多樣化。從醫療保健到汽車,從制造業到鐵路,隨著效率以及安全和客戶服務水平的提高,激動人心的時刻即將到來。
責任編輯:龐桂玉
本文轉載自51CTO:51cto.com/article/716620.html,如涉嫌侵權,請聯系刪除。